這段大起大落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,但無法預料的機緣讓她在30歲後又慢慢往音樂靠近,而且是她的母語──排灣語音樂。
只想不計代價地優化數據的公司,可能疏離了原本推動他們商業模式的人們。—華特.貝汀格(Walt Bettinger),嘉信理財執行長 我們仍處於分析法革命的初期階段。
假如需求的趨勢出現變化,製造商會比當場看到銷售數據的零售商晚幾天或幾星期才知道。一不小心,你就可能專注在錯誤的衡量指標—它們可能較易於追蹤,但並非推動你事業成功的真正因素。★金融時報(Financial Times)2021年七月選書★新時代企業大體檢,無論哪一種行業,能靈活掌控數位與實體的競合,才有無限發展空間。比起等待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預期需求是吸引和獲得用戶更強大的方法。史丹佛商學院教你領先企業必備的十大核心能力,勞勃.席格,人工智慧,機器學習,數據分析,亞馬遜,Amazon,臉書,Facebook,演算法],author_key:bookdigest,author_name:精選書摘,category_key:business,category_name:商業,type_key:book-digest,type_name:書摘,channel_key:[],channel_name:[]}} 不過這裡有個竅門:雖然收集數據從不曾如此容易,聰明使用數據卻也沒這麼難。
但有時,太聰明可能反被聰明誤。數據不安全和隱私濫用成了新聞標題,也讓一些人放棄這個平台。管碧玲也強調,「1.0」這18案多數為純公有土地或高比例公有土地,產權單純、好做的案子。
柯文哲、黃珊珊:都更不是畫大餅就好 對於陳時中批評柯市府進入第2任期後,都更執行力變差,公辦都更第二期進度緩慢。TOD(大眾運輸導向發展) 地區,容積獎勵提高開發強度,政府輔導成案。長者租屋比較困難,「捧著錢也不一定有人租」到時候學校改建時就能提供長者居住單元。黃珊珊也說,政府畫大餅很容易,但都更需要推力跟拉力,很多議員也都爭取很多年,速度這麼慢主要就是有人覺得房子不需要,或無法預期將來的權益,「這不是畫個餅就能生出來」。
不過批評引發北市府不滿,都更處強調「台北市的各項都市更新成果連續8年位居六都之冠」。因此他首要展現決心,不再是隨意用獎勵的辦法,而是要先從安全做起,因此有危險的住宅,政府優先介入,包括整建住宅17處、海砂屋84處、危險建築110處,4年內要推動核定2成,8年核定5成。
最後則是產權交換機制,讓長輩提早住新家同樣以小定的例子來看,下圖是小定有買房時的生涯資產模擬圖。雖然自住連續滿6年以上,就可以有400萬的免稅額度,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相當夠用了,另外如果房子是由小換大的話,也還有重購退稅等優惠,但這些也都是買房前要先行注意的地方。畢竟,如果我們心愛的家人都住在這個房子裡,而一旦負擔房貸的經濟支柱突然發生意外,失去了收入來源,難道忍心看著家人被迫搬離嗎? 如果要提高壽險額度,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: 直接向申貸銀行購買「額度平準型」房貸壽險 直接向申貸銀行購買「額度遞減型」房貸壽險 自行向保險公司購買「一年期保證續保」定期壽險 前兩者是申貸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商品專案,方便房貸戶選擇,若選擇一次繳清保費(就是常聽到的「躉繳」),通常銀行也願意增貸,讓房貸戶分期攤還保費。
在買房的前提下,小定必須要工作到60歲,才可以開始過他要的退休生活(60歲時收入降為零)。作者製作提供 而下面另一張圖則是在其他條件都不變,但是小定不買房、一直與爸媽住在老家的生涯資產模擬圖,此時小定可於56歲、提早四年開始退休生活。但缺點就是保費需一次繳清,額度調整缺乏彈性。畢竟,購買保險固然可以提高保障,讓我們安心,但是保險也是要付出保費的成本,務必要精打細算,才不會浪費我們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。
Photo Credit: 中央社 舉例來說,目前35歲、單身的小定,買了一間1000萬的房子,貸款800萬元,與年邁的父母同住,考量以下兩種情境: 若小定覺得當他不幸身故時,那麼就讓爸媽把房子賣了,可以回老家去住。作者製作提供 以小定的例子來說,「提早4年退休」就是買房這個決策的機會成本。
以小定的例子來說,假如他購買800萬的「額度平準型」房貸壽險,整個貸款期間,一旦小定身故,那麼父母就會獲得800萬的理賠,但是事實上貸款中後期,小定的房貸餘額是遠低於800萬的,小定就必須為這高於需求的保障,付出較多的保費。舉例來說,小定增加購買壽險,是為了照顧爸媽,一旦父母辭世,小定的壽險需求就消失,可直接解約。
而購買一年期保證續保的定期壽險,可隨時依我們的需求調整,較為彈性,搭配其他人生階段的需求例如孩子的出生等,綜合考量,但缺點就是必須要定期做調整,才能發揮最經濟的效益。若小定希望他身故後,爸媽也可以繼續住下去,那麼他就該考慮增加壽險額度,而且額度應該略高於房貸餘額。不過,房貸的餘額會隨著逐漸攤還而下降,除非有其他的考量,不然購買「額度平準型」房貸壽險,並不符合經濟效益。另外從財務角度的觀點來看,比較容易忽略房地合一稅,畢竟不是當下會發生的稅費。文:洪哲茗(理財規劃顧問/定方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) 最近央行開始啟動升息循環,加上通膨、缺工等因素,使得上漲多年的房價終於有稍稍停滯的現象,而市場對於房價的信心也不若前幾年樂觀,觀望了幾年、想買房的人,莫不想趁這個機會入手一間心目中理想、幸福的家。所以,了解每個決策的機會成本,有助於提高我們的決策品質,較不容易在數年或是數十年後,做出「早知道就不要買房」的後悔感慨。
前者購買方便,通常跟銀行申貸時,也可以增貸保費,逐年攤還。或者後來小定結婚生子,又有了照顧孩子的需求,即使房貸餘額已經下降,但壽險需求並未下降,反而可能還上升了,此時就不需要調降壽險額度,甚至還要提高。
房屋的持有成本 買房不只是房價,延伸的費用還包括一次性的費用與持續性的費用。例如小定如果提前清償部分貸款,保險額度並不會跟著下降,等於也是多購買了高於需求的壽險。
所以,較理想的方式,是購買「額度遞減型」房貸壽險,或是購買一年期保證續保的定期壽險,逐年檢視調降壽險額度。持續性的費用則包括房屋稅、地價稅、管理費等等,而貸款的銀行通常也會要求我們為房子投保住宅火險。
有了這個數字,小定就能夠依照他自身的價值觀,來決定是否要將房子列入人生的願望清單裡。當然,若小定是選擇租房,則必須要將租房費用考慮進來。「機會成本」的意思是,由於大多數人一生的收入都是有限的,一旦我們選擇了某項財務決策,例如買房,那麼這些財務資源就無法再用於其他選項,而這些其他選項的價值,就是買房這個決策的機會成本。這些事項網路上都容易搜尋得到,在此就不多提了。
茲將以上三種因為房貸而必須提高壽險額度方式,整理如下表,保費則參考某公營行庫專案而試算: 「額度平準型」 房貸壽險 「額度遞減型」 房貸壽險 一年期保證續保 定期壽險 估計保費* 躉繳65.9萬 躉繳30.4萬 年繳2.2萬 隨年紀增加而提高 優點 保障額度高 保費較平準型便宜 保費較平準型便宜 保障額度具彈性 缺點 保費高 保障額度缺乏彈性 保障額度缺乏彈性 必須定期檢視 (*保費係以35歲男性、保險期間20年,房貸金額800萬試算) 買房的機會成本 第三個要考量的,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是買房的機會成本。賣掉的房子價款扣除掉貸款後,剩下的錢就給爸媽當生活費。
Photo Credit: 中央社,讀者提供 因此,如果小定尋求定方財務顧問提供的諮詢,在規劃過程中將會與小定討論、釐清買房的目的,若小定買房的初衷是「有自己的資產、孝順年邁雙親」,此時與「提早4年退休」做比較,孰重孰輕,就端看小定的價值觀而定。舉例來說,如果未來還有換房的需求,如果是在10年內換房,就要注意是否會有房地合一稅的問題。
一次性的費用像是仲介費、契稅等交易費用,銀行貸款也會有開辦費用等等。這個情境下,房貸可由房子本身的價值支應,此時小定不需要增加壽險額度
有了這個數字,小定就能夠依照他自身的價值觀,來決定是否要將房子列入人生的願望清單裡。畢竟,如果我們心愛的家人都住在這個房子裡,而一旦負擔房貸的經濟支柱突然發生意外,失去了收入來源,難道忍心看著家人被迫搬離嗎? 如果要提高壽險額度,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: 直接向申貸銀行購買「額度平準型」房貸壽險 直接向申貸銀行購買「額度遞減型」房貸壽險 自行向保險公司購買「一年期保證續保」定期壽險 前兩者是申貸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商品專案,方便房貸戶選擇,若選擇一次繳清保費(就是常聽到的「躉繳」),通常銀行也願意增貸,讓房貸戶分期攤還保費。例如小定如果提前清償部分貸款,保險額度並不會跟著下降,等於也是多購買了高於需求的壽險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舉例來說,目前35歲、單身的小定,買了一間1000萬的房子,貸款800萬元,與年邁的父母同住,考量以下兩種情境: 若小定覺得當他不幸身故時,那麼就讓爸媽把房子賣了,可以回老家去住。
這個情境下,房貸可由房子本身的價值支應,此時小定不需要增加壽險額度。舉例來說,小定增加購買壽險,是為了照顧爸媽,一旦父母辭世,小定的壽險需求就消失,可直接解約。
賣掉的房子價款扣除掉貸款後,剩下的錢就給爸媽當生活費。所以,了解每個決策的機會成本,有助於提高我們的決策品質,較不容易在數年或是數十年後,做出「早知道就不要買房」的後悔感慨。
以小定的例子來說,假如他購買800萬的「額度平準型」房貸壽險,整個貸款期間,一旦小定身故,那麼父母就會獲得800萬的理賠,但是事實上貸款中後期,小定的房貸餘額是遠低於800萬的,小定就必須為這高於需求的保障,付出較多的保費。當然,若小定是選擇租房,則必須要將租房費用考慮進來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